“东河一年比一年干净卫生了,现在水也是清的,垃圾也不见了。原来在这里大门也不敢出,出来就是臭呀,现在走在东河边相当清秀,又卫生又干净,很幸福。”一大早,居住在隆阳区辛街乡东河沿岸的居民杜大爷就带着放假的孙子、孙女来东河边闲逛,一边逛一边和孩子们讲述东河的过去和现在。
生态环境保护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近年来,隆阳区纪委区监委紧盯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污染防治攻坚战等重点工作,以“东河之问”整改为契机,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职责,持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监督检查,助力“河湖革命”走深走实,以铁的纪律护航生态文明建设,母亲河——东河重现清波。
据悉,自“清廉隆阳”建设行动开展以来,该区纪委监委制定了《以精准监督助力“河湖革命”+“护航东河清波”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河湖革命”工作专班,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动作用,由区纪委班子成员任组长,相关纪检监察审查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街道)纪(工)委负责同志为成员,明确任务、细化分工、责任到人,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网,联合区委督查室、区东河办采取“三方联动”的方式,通过日常监督、专项监督、突击检查等方式精准监督,助推“东河之治”向“流域治理”转变,东河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2022年以来,监督检查共发现问题41个,提出整改意见25条。
同时,成立4个专项监督组,聚焦重点任务和关键节点,适时主动出击。聚焦乡镇(街道)指挥体系、工程项目质量、垃圾清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黑臭水体”整治、污水管网建设进度缓慢等方面,对东河流域涉及乡镇(街道)和区直单位开展监督,发现并督促问题整改68个,提出工作建议34条,开展谈话提醒8人,批评教育10人。
严明纪律,是狠抓落实的刚性约束。该区纪委监委建立健全东河污染治理督查机制,围绕“一次通报、两次约谈、三次问责”的要求,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建立专项台账,认真比对分析,适时采取通报、约谈、谈话等方式督促主责部门和属地乡镇(街道)严负其责,有效推动问题整改清零。2022年以来,通报发现问题19次,发出问题反馈意见函1份、约谈4人,提醒谈话3人。
此外,该区建立了争先晋位机制,进一步激励各单位开展东河污染治理的干事热情。将涉及东河污染治理工作任务的13个乡镇(街道)的东河流域排口整治、“四水”同收、畜禽养殖管控、生态文明示范村(社区)、家庭创建等工作进行排名,对工作排名前3名或者完成任务100%以上的给予通报表扬,对工作排名后3名予以通报批评,对有3项及以上工作排名在后3名的街道予以黄牌警告。截至目前,给予1个街道黄牌警告。
“我们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严肃查处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不正之风和各类违纪违法行为,对典型案件依法处理和公开曝光,形成良好的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为打赢‘河湖革命’攻坚战提供更加有力的纪律保障。”该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杨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