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昌宁县耈街乡挖沙村里的一面墙,成了不少村民晚饭后的“打卡地”。原来,这面墙是乡村两级设置的“清廉小站”,群众在“留言墙”上反映的突出问题都会被列出解决方案,在“回音壁”上一一回应。
据悉,挖沙村是耈街乡倾力打造的“清廉村(居)”示范点。“浪地、刘家村民小组道路两旁栽种了大量核桃树,近年来生长十分迅速,树枝繁茂,大量树枝已长到道路中挤占了道路,遮挡行车视线,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请村委会组织一次义务活动,集中修剪遮挡视线树枝,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村民刘大哥试着将这一情况写到了“留言墙”上,很快就在“回音壁”上看到反馈:“刘某同志:您提出的《关于组织修剪浪地、刘家村民小组公路沿线遮挡视线核桃树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您的建议非常的及时。”村“两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迅速召开会议研究,并迅速召开浪地、刘家、左家3个村民小组的户长动员会议,群众对此项工作非常支持。次日,村“两委”班子带头组织全村30多名在家党员对浪地、刘家、左家3个村民小组沿线4.8公里村组公路核桃树开展修剪活动,目前,村内道路沿线核桃树已全部修剪完毕,核桃树遮挡行车视线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已消除。
“村上‘上榜’回应群众,大家一下就知晓问题具体解决方案、是谁在处理,我们老百姓就喜欢这种简单实在的方式。”村民杨大哥说道。
挖沙村的“清廉小站”分为“问题摆上墙、回音要响亮”两个版块。“问题摆上墙”由群众向村委会反映关于生产生活、村务公开、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等各方面的困难和意见并填写上墙;“回音要响亮”是村委会经过召开会议集体研究后上墙公布整改问题的组织保障,明确办结时限、责任人、取得的成效,接受村监委会和群众的监督。截至目前,挖沙村的“回音壁”上墙问题2件,已解决2件。
“从去年开始,挖沙村借助‘清廉村(居)’建设契机,坚持问题导向,把‘清廉村(居)’建设与基层治理紧密结合起来,率先在村委会设置的‘清廉小站’,进一步畅通了村情民意反映渠道,不仅切实解决了群众困难,还让群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不断提高。”该乡纪委书记表示。(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