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检验党员干部在“转作风重实干争一流”大讨论活动中的学习成效,让“咬咬耳朵、扯扯袖子、洗洗灰尘”成为常态,腾冲市马站乡纪委创新监督工作方式,坚持“四步”走,走出常态化监督高质效。
多想想对不对?“老话说的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和睦社区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说道。作为党的干部,群众的公仆,首先要牢记不触碰道德底线和法律高线,遇事、处事先想想对不对?以自我对照检查为“靶向”,以群众满意度为“准心”,扣发议事决策的“扳机”,才能形成上行下效的良好工作风气。
多问问是不是?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在其位必知其责,担当实干,勇挑重责是对新形势下干部的基本要求。工作当前不是想着“该谁做?”,而是问是不是该“这么做”,拒绝“二传手”,善于将“问题”改成“选择题”,主动推进落实。干部敢于担当作为,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乡到村,村到户,多级联动,做好“千条线”和“一根针”的协调配合,共同营造互筑台阶的良性工作氛围。
多听听好不好?监督工作是自我监督和外界监督的双向过程,更是党内监督和民主监督的多管齐下。问需于民、问政于民,群众监督是对干部工作较好的监督形式之一。实地入户走访调查、畅通群众信访举报路径,多渠道听到群众的心声,才能知道工作有没有做好,群众有没有满意。
多试试行不行?如果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力所不及将导致“本领恐慌”。只有做出成果、打出品牌才是硬道理,“三会一书两公开”便是衡量基层纪检干部“行不行”的标尺。提升本领,提高技巧,提振精神,多试、多做才能形成良好的监督干事风气,谁行谁上,让贤者、能者站在高处。
“抓严管不能把干部‘管死’‘看死’,更不能让干部产生少做少错、多做多错的错误认识,而是要致力于在常态化的监督检查氛围环境下激励广大干部迸发出干事创业的热情,激活一潭‘活水’。”该乡纪委书记表示。(孙云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