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三资’指的是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你们村有哪些?”“社区‘两委’应如何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
……
这是日前施甸县在由旺镇永福社区、仁和镇菠萝社区启动村(社区)集体“三资”提级监督试点,开展“蹲点式”监督工作时,工作人员到各自然村粘贴公告并向前来围观的党员、群众作宣传的一幕。
根据市纪委监委的部署要求,施甸县启动村(社区)集体“三资”提级监督试点“蹲点式”监督工作。期间,监督组将采取召开座谈会、动员宣传、查阅资料、谈话了解、走访核查、梳理问题进行反馈、督促整改和建章立制共七种方式和流程开展工作。同时,县纪委监委畅通信访举报渠道,把举报电话、举报网址及举报方式等公开到各个村组,广泛受理群众的来信来访。
本次村(社区)集体“三资”提级监督的聚焦重点人、重点事、重点环节,对村(社区)集体资金收支,资产资源清查核实、登记、处置和收益,“两委”成员履职等情况进行提级监督,具体查看是否存在以白条入账、坐收坐支等方式违规核销费用,集体资产、资源的使用、发包、处置等是否规范,是否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公开公示便于群众知晓等,确保集体每一分钱的来源去向、每一项资产资源的底数和管理使用情况都清清楚楚、群众都明明白白。
“通过前期摸底排查情况来看,全县农村‘三资’还不同程度存在资金、资产、资源底数不清、历史账务不清、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通过在两个社区开展提级监督试点工作,我们将总结经验并推广覆盖到全县所有村(社区),最终达到摸清‘家底’、盯紧‘三种人’和规范集体‘三资’管理的目的,上下合力,进一步管好、用好村集体的‘钱袋子’,有效纠治‘三资’领域各种腐败和作风问题。”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道。(赵贵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