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前进的旗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出版以来,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其作为理论武装的必修课、履职尽责的“工具箱”,通过“第一议题”领学、专题研讨深学、宣讲培训普学,掀起深学细悟、学用贯通的热潮。
全省各级纪检监察干部表示,“要深刻领会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将其转化为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一场场涤荡心灵的学习研讨,一次次深入基层的监督实践,让清风正气浸润云岭大地,为云南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廉动力”。

陆良县纪委监委深学细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把坚持人民至上落实到正风肃纪反腐实践中,组织纪检监察干部下沉基层一线、深入田间地头常态化开展走访调研,面对面倾听民声民意,收集问题线索,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图为近日该县纪检监察干部到中枢街道西门社区开展流动接访、收集民情民意时的情景。 通讯员 王勇
1
10月29日,省纪委监委举行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7次集中学习,深入学习研讨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会上,要求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刻领会把握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要求,以抓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学习贯彻为契机,持之以恒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引反腐败斗争、统领纪检监察一切工作。
“要加大‘三不腐’推进力度,深化风腐同查同治,坚决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会议再次部署,传递出全面从严治党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
会议强调,必须巩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必须整治群众身边腐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必须锻造高素质纪检监察铁军,为“十五五”发展目标实现提供坚强保障。
理论学习的热潮,迅速席卷云岭大地。每周四,水富市纪委监委干部围坐一堂,逐字逐句研读第五卷。“‘党的自我革命’这一重要论述,让我深刻认识到做实日常监督的政治意义。”一位纪检监察室主任的感悟,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红河州“清风宣讲团”穿梭在城乡之间,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特点量身定制授课内容;临沧市将第五卷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和“第一议题”重点内容,班子成员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宣威市开展“青蓝同心·薪火相传”导师帮带,让年轻干部在思想交流中深化理解。
凤庆县纪委监委一名干部感慨,“第五卷不仅告诉我们‘为什么’,更教会我们‘怎么做’。”他说,第五卷为开展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帮助我们校准方向、找准路径,真正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能力,在实践中破解难题、推动发展。
“学习越深入,方向越清晰。”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表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为纪检监察工作注入思想动力,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攻坚克难能力,在实践中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实现学用贯通、知行统一。
2
理论的威力,唯有在实践中才能充分释放。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创新方式方法,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监督执纪的实际成效。
在石屏县,“纪法微课堂”搬到了村头院落,巡察干部用当地方言讲解案例,让纪律规矩通俗易懂;砚山县平远镇纪委的“地头宣讲会”,用“大白话”讲清“大道理”,成为政策传递的前沿阵地。
嵩明县“流动廉政课堂”累计覆盖群众2100余人次,将廉洁种子播撒在基层沃土。边境县勐腊,村寨分散、监督困难。县纪委监委创新推行“片区协作+网格监督”模式,在村寨设立“小微权力”监督岗,选聘网格监督员,将监督触角延伸到田间地头。
“有问题随时反映,很快就有回应。”勐腊县曼贺南村群众为疏通的水渠点赞。原来,村网格监督员玉香发现灌溉渠淤塞后,通过监督平台迅速反馈。当地启动交叉监督,推动清淤工程半月完工,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
监督沉下去,实效浮上来。丽江市古城区纪委监委推动“三资”管理公开公示,集体“钱袋子”透明度显著提升;鲁甸县推行“群众点题、部门解题、纪委监督、群众评效”机制,确保288万元养牛补助精准发放到户。
“坚持从小切口破题。”墨江县将政治监督摆在首位,着力构建精准高效的政治监督机制。通过优化片区协作,有效整合基层监督力量,围绕群众急难愁盼,持续开展专项治理,坚持由点及面,通过实现重点突破,并靶向施治精准清除堵点、痛点。
镇雄县纪委监委以办案破局,深挖个案“解剖麻雀”,类案“串珠成链”。创新“领导包案+风腐同查”组合拳,直击“校园餐”、能源、住建等民生“痛点”,斩断“靠山吃山”的利益链。
同时,做实“后半篇文章”,通过“廉政体检”找风险点、“靶向开方”堵制度漏洞,以“一案一策”推动“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实现“查处一案、规范一片、治理一域”的乘数效应,让“铁案”变“良药”。
3
红河州,“清风之旅·红廉研学”路线将蒙自查尼皮红色教育基地、弥勒廉洁文化馆等串珠成线,让参观者在行走中感受廉洁文化的魅力。
“照单办事,心里踏实多了。”在金平县金河镇,一位村监委主任拿着镇纪委派发的“小微权力”监督清单走村入户。这份清单如同路线图、操作手册,将抽象监督职责细化成一项项具体任务,让基层监督有了精准抓手。
这样,“监督什么”“怎么监督”一目了然,有效破解了以往职责不清、聚焦不准的难题,推动监督从有形覆盖走向有效覆盖,让基层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
从“糊涂账”到“明白账”的转变,在云岭乡村不断上演。“今年卖石榴终于不用吃哑巴亏了。”蒙自市果农张燚攥着售果款,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往年收购商克扣“秤头费”的潜规则,今年被巡察组列为整治重点。规范交易秩序后,果农们每公斤多卖两毛钱,“今年能多挣几千块”。
在泸西县向阳乡蓝莓基地,一场“地头恳谈会”让土地流转疑虑、技术服务缺位等问题浮出水面。县纪委监委推动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打造“阳光产业”新模式。“现在这园子可是咱自家的‘聚宝盆’。”正在劳作的果农笑容灿烂。
寻甸县推动不动产登记难专项整治,让居民接过鲜红的不动产权证时激动不已;砚山县大尼尼村涵洞堵塞问题3天解决,成熟稻谷顺利运回……一桩桩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
廉洁文化建设同样精彩纷呈。红河书院内,廉洁文化主题展吸引众多党员干部驻足,让参观者在艺术熏陶中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各地注重强化正反两方面教育,构建“正向引领+反面警示”的纪律教育机制。比如,红塔区精选27起基层“微腐败”案例,整理“清风故事集”深入宣讲;临沧市把警示教育嵌入干部培训、民主生活会等环节,让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精准滴灌’才能强化教育实效。”保山市纪委监委紧盯“一把手”、年轻干部、关键岗位人员开展靶向教育,推动各级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
4
“坚持守正创新教会我,既要守住纪法、程序这个‘正’,也要注重方式方法创新。”宣威市年轻干部董翔在导师帮带学习小组讨论会上分享体会。
学思践悟,关键在于将理论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导航仪”和“工具箱”。盐津县创新“政治理论+纪法业务”融合模式,通过跟案实训、全员培训等方式提升专业能力,完善内控机制,克服学习与实践“两张皮”问题。
在嵩明县小街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场院会”,实现从旁听者到监督者的角色转变,“流动廉政课堂”成为收集民情民意的“移动哨所”。
在临翔区,纪委监委创新推行“监督+服务”模式,通过精准监督优化营商环境,为产业健康发展清障护航;云县则聚焦科技赋能,对项目资金的建设、运营及资金使用开展全流程监督,为乡村振兴注入坚实的“清廉动能”。
群众点题是基础,部门答题是关键。罗平县纪委监委推出“请您点题”网络平台,将群众急难愁盼转化为监督任务清单。如针对“云贵路路灯长期不亮”诉求,启动“点题监督”机制,现场勘测故障点,向住建部门发反馈单,分管县领导督导整改。
通过“线上征集+线下督办”闭环,不仅解决路灯、下水道等关键小事,同时推动老旧小区改造、乡村医疗站等民生大事落地,让正风肃纪反腐成效可感可及,实现问题清单向满意答卷的转化。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告诫,已成为云岭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从一项项惠民政策落实,到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全省纪检监察干部正以担当实干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群山为证,民心为鉴。当理论的光芒照进现实,当人民至上的理念融入一次次具体实践,全面从严治党在云岭大地焕发出蓬勃生机,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清风正气,正成为云岭大地最鲜明的底色。( 汪波 苏建勇 李荣芳 秦明媛 王元春 宋婕 鲁茸央宗 鲍海燕 王泽先 王敏超 褚丽琼 郭冬琼 罗媛华 周培 李兰 吴浩峰 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