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工作动态>>媒体聚焦>>正文

云纪时评:既要廉也要勤

  • 发布时间:2025-04-22 15:08:57
  • 来源:云南法制报纪检监察周刊
  • 分享: QQ空间 新浪微博 搜狐微博

“那些搞腐败的干部我们痛恨,可也有个别干部虽然清廉,却不认真做事、积极作为,在其位不谋政,尤其是不给老百姓办实事,这样的干部我们同样痛恨。”相信这不光是这位基层群众的心里话,也是老百姓的共同心声。言由心生,群众的抱怨不是没有道理。有的干部在清正廉洁上能够严格自律,但在勤奋工作,为民服务上却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作为、慢作为,没有担当进取精神,廉而不勤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廉者,政之本也。”廉在于克己奉公,就是不以权谋私,不损公肥私,而是注重公利公义。古语讲:“公生明,廉生威。”为政者的公平公正,就是廉德的体现;为政者廉洁,才能树立威信、赢得民众拥戴。“廉,清也。”清,就是高洁不苟取。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曾说:“清也,慎也,勤也,而清其本矣。”所以,我们经常说“清廉”一词。

明代的洪应明在《菜根谭》中指出:“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他的这番话,对贪的弊害揭示得极为深刻。而为政掌权者的贪念、贪欲一旦泛滥,则必将误国误民,遗患深远。唐代的《贞观政要》就总结说:“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唐太宗君臣大都经过隋朝由兴盛而败亡的历程,对兴亡之道有着深切的体悟,由此也成就了贞观盛世。

古往今来,清廉都被视为立政之本、为官之基。清廉要求为官者要杜绝私心、守住规矩。任何一个有理智、有德行的为官者都应该戒贪不妄取,拒腐守廉洁。正如韩非子所说的:“修身洁白而行公行正,居官无私,人臣之公义也。”唯有对私心贪念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为官清廉,才能刚正不阿、执政为公,得到老百姓的赞扬认可。我们中国人,历来对清正廉洁的官员都极为推崇,“清官”是老百姓对这样的官员最高的褒奖,也被后人代代传颂;而与之对应的腐败官员则被叫作“贪官”,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用来警示警醒和教育鞭策后人。

清廉是从政的底色,更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的根本准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廉洁自律不过关,做人就没有骨气”,强调要“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我们党历来与腐败水火不容,把廉洁要求作为党的六项纪律之一,专门作出规范和约束。廉洁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为确保清正廉洁,在从事公务活动或者其他活动中应当遵守的廉洁用权的行为规则,其本质要求是秉公用权,不用公权谋私利。廉洁自律是共产党人为官从政的底线。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理解廉洁纪律的内容和要求,严格遵守廉洁纪律,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光廉不勤行不行?当然不行;光廉不勤可不可以?绝对不可以!荀悦在《申鉴·政体》中说:“治世所贵乎位者三:一曰达道于天下,二曰达惠于民,三曰达德于身。”曾国藩在《治心经》中有这么一句话:“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封建官吏尚且有如此高的境界,党的干部理应把能干事、敢担当、有作为,作为立身之本、为政之要。郭沫若曾经编过一出豫剧,名字叫作《七品芝麻官》。剧中有一句十分经典的台词,叫作“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经典台词,生动地揭示了为官应该坚持人民立场、勤政为民的深刻道理。

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最高原则。这一原则体现在党的宗旨、行动纲领和奋斗目标中。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党员、干部不仅要为政清廉,更要勤政为民,更加自觉地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不光要廉政而且更要勤政,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勤奋工作,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业绩,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我们要“永远铭记人民是共产党人的衣食父母,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勤务员,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勤务员,体现在态度上就是要情系人民,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屁股稳稳地坐在人民群众这边;落实在行动上就是要勤奋、勤政,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民之所呼,我之所应,民之所求,我之所向,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民造福,让人民过好日子。

勤政为民,为民造福,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成为领导干部政绩观的重要内容。”坚持高质量发展,才能更好地造福人民。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抓改革、促发展,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要把为民造福落实到抓改革、促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全面、准确、完整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坚持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要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从解决人民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出发,从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出发,不断推进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实惠。

在践行正确的政绩观上,应该说绝大多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做得是比较好的。同时也应当看到,政绩观错位问题仍时有发生,有的把干事和个人名利捆绑在一起,私心杂念作祟,喜欢“做秀”而不是“做事”,热衷于“造势一时”而不是“造福一方”;有的违背群众意愿和当地实际,不按规定履行决策程序,搞徒有其表的“形象工程”、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有的为了追求所谓政绩,盲目举债铺摊子、上项目,造成财政资金损失,违法违规或者变相举债融资形成隐性债务问题;有的作风漂浮,弄虚作假,对成绩片面夸大,对问题遮遮掩掩,甚至数据造假,搞“数字政绩”;有的在其位不谋其政,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不积极不作为……这些问题其危害性不容小视,必须坚决克服和防治。

党员、干部手里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廉而不勤,不好好地勤政为民是说不过去的,也是绝对不允许的。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勤务员,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要始终怀抱一颗赤诚初心,努力为党工作,为民造福,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到既廉又勤。(纪轩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