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剖析了海南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裴成敏违纪违法案。裴成敏追求“官位”,把当“大官”作为理想,妄图做“一方诸侯”,一心想往高处走。党员干部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人生?奋斗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时刻牢记“为了谁”
努力奋斗是一种追求,但“高处”并不等同于“高官”。裴成敏把个人目标和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盯着位置搞自我设计,为了当官处心积虑,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政绩观和权力观错位,归根到底是理想信念产生了偏移,没有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党员干部要清醒地认识到,职务高低只是革命分工不同,为党和国家多作贡献才是正确追求。共产党人干事创业,就是要多把精力用在工作事业中,少在个人得失上计较盘算,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纪委监委 杨凯)
在重温历史中坚定理想信念
回顾裴成敏的堕落之路,其之所以一步步走上违纪违法的歧途,最根本的是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不信真理信金钱、不信组织迷恋“官位”。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思想上的“钙”。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重温党的百年奋斗史,学习共产党人为理想信念奋斗终身的坚定,铸就信仰之魂。重温英雄模范执着追求和坚守理想信念的事迹,在历史的比较中领悟真理伟力、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纪委监委 施荔潇)
常扫身上的政治灰尘
在执纪审查中,发现许多像裴成敏这样的党员干部在步入工作岗位之初,也有着较为坚定的理想信念,但就是没有常怀警惕之心,主动检视自我,最终在持续的诱惑中坠入腐败的深渊。这启示我们,党性修养并不必然随着党龄的增加和职务的提升而提高,如果不加以锤炼和涵养,思想就会掺入杂质甚至变质。就像房间要经常打扫、镜子要经常擦拭,党员干部也应当“三省吾身”,时常检视自己的信念是否动摇、改变,加强学习,牢记为民初心使命,让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浙江省安吉县纪委监委 钱慧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