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工作动态>>媒体聚焦>>正文

云纪时评:发现同志犯错误要及时拉一把 不要当“好好先生”

  • 发布时间:2025-08-12 09:09:02
  • 来源:云南法制报纪检监察周刊
  • 分享: QQ空间 新浪微博 搜狐微博

张某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检监察机关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消息一发布,这个单位很重视,很快召开会议通报这一情况。主持会议的主要领导在讲话时感慨道:“张某某作为班子成员违纪违法受到查处,我心里很痛。他平时我行我素,目无法纪,我早就看出来了,被查处是迟早的事情,这是他咎由自取。”其他班子成员在发言中,也多讲出类似的话,早就发现张某某有违纪违法的行为,有的甚至说七八年前就看到他违纪违法的苗头性问题。

早就发现张某某有违纪违法的行为,却没有人主动拉拉“袖子”,进行提醒。特别是作为单位“一把手”的主要负责人,知道张某某存在违纪违法问题,“明知”却装着“不知”,“早就发现”却装着“没有看见”,不及时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帮助其改正错误。这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班子成员,平时当“和事佬”,做“老好人”,事后才当“诸葛亮”,放“马后炮”,是典型的“好好先生”。

关于“好好先生”,恐怕司马徽称得上是“鼻祖”,也最具代表性。《世说新语·言语》中说:“后汉司马徽不谈人短,与人语,美恶皆言好。”后人据此引申出成语“好好先生”。司马徽,是东汉末年隐士,为人清雅,学识广博,有知人之明。刘备投奔荆州牧刘表后,深感要扩大自己的力量,必须得到有智谋的人的辅佐。他听说司马徽在襄阳地区很有声望,特地去拜访他,请教他对天下大势的看法。就在这次会见中,司马徽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后来,这两人都成为刘备的重要谋士。

司马徽善于识别人才,但由于当时社会斗争相当复杂,他自己经常装糊涂,从来不说别人短处。只要被问到,他一律回答:“这个人好,很好”。他的妻子对他说:“被人问到某人怎么样,你该说点具体的评价,一律都回答‘好,很好’,这怎么行呢?别人来问你,也不是想听你都说‘好,很好’的啊。”司马徽回答妻子:“你刚才说的话,也很好。”不管是好是歹,他总是回答“好”。日子久了,也就成了“好好先生”。

“好好先生”看似与人为善,实则明哲保身,看似与世无争,实际上打的全是自己的“小算盘”,说到底,就是怕得罪人,怕自己的利益受影响,是私心作祟、私利作怪。由此看来,“好好先生”并不是真正的好人。

“好好先生”,就是当“老好人”。何谓“老好人”?孔子称其为“德之贼”,认为抹杀是非、混淆善恶、不扬正气、不抵邪恶便是“贼”之所在。毛泽东同志在《反对自由主义》中描述“老好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见到群众不宣传,不鼓动,不演说,不调查,不询问,不关心其痛痒,漠然置之。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愤恨,不劝告,不制止,不解释,听之任之。可见,“老好人”信奉“多栽花少栽刺”,变原则为“圆则”,是非面前不开口,遇到问题绕道走,表面上讲宽厚、与人为善,事实上损人利己、损公肥私。

对共产党人来说,要坚决反对当“老好人”,更不应该做“好好先生”。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奉行好人主义的人,没有公心、只有私心,没有正气、只有俗气,以为“坚持原则是非多、碰到硬茬麻烦多、平平稳稳好处多、拉拉扯扯朋友多”。奉行好人主义,出发点就有问题,因为好的是自己,坏的是风气、是事业。大量事实表明,一些地方和单位正气不彰、邪气蔓延,工作局面长期打不开,矛盾问题积累一大堆,同好人主义的盛行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有的人乐当“好好先生”,理由充分得很,会影响团结,就是最重要的一条。讲团结不是要搞一团和气,讲和谐不是要“和稀泥”。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要有正确立场和鲜明态度,敢于站出来说话,敢于表明自己的态度。“好好先生”用怕影响团结作挡箭牌,内心是有自己的“小九九”。有的自身素质不高、本领不强不会作为;有的无正义感、怕丑护短不愿作为;有的想多拉选票、保住位子不肯作为,有的怕“得罪人”、吃“眼前亏”不敢作为……一句话,“好好先生”长袖善舞的背后,怕的还是丢掉自己的个人利益。

自身不正、自身不硬往往也是催生“好好先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违纪违法被查处的某市原市委书记,就是这样的例子。他在忏悔书中写道,我自己不干净,做了不少见不得人的事情。自身不正,自身不硬,形象本来就不好,说话就嘴短,批评人哪有底气。平时就只能当“和事佬”,做“老好人”,遇事“和稀泥”,就算要批评人也只能蜻蜓点水、避实就虚、避重就轻,搞一团和气,以求别人不找我的茬子就行。

作为“一把手”,这位被查处的某市原市委书记不分是非、不论原则,更不讲党性,导致正气不彰,邪气不压,把规矩当成“纸老虎”、把纪律变成“稻草人”,压抑正气、助长歪风,破坏政治生态,引发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自己违纪违法说话嘴短,批评人没有底气,不敢斗争,自然对干部不敢严管严要求,这也在无形中成了那些纪法意识淡漠、自我约束力不强,自我要求不严格的干部,走上腐化堕落的道路。

这些年查处的案件中,“一把手” 因违纪违法被查处后,多名班子成员也随之落马的案例并不鲜见。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 “一把手” 自身虽无违纪违法行为,却甘当 “好好先生”,不认真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对干部疏于严格管理和教育,最终导致所在单位出现多名干部违纪违法的问题。

严是爱、宽是害。党要管党,必须全面从严治党。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必须从严,只有严才是对党的事业负责,只有严才是真正对同志负责。近年来查处的大量案例表明,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都是从犯小错误开始的,“破法”无不始于“破纪”。如果在他们犯错误的初始,组织发现了不“爱羽惜羽”而是“猛击一掌”,严格教育管理;同志之间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是严肃提醒批评,主动拉一把。他们就不会从小错到大错、从“失范”到“失节”,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

防止“老好人”,杜绝“好好先生”,要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坚决反对党内生活中的自由主义、好人主义,让那些阳奉阴违、阿谀逢迎、弄虚作假、不干实事、会跑会要的干部没市场。

干部犯错误,组织有责任。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既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也要严负其责、严管所辖。严肃认真落实领导责任,敢抓敢管、严抓严管,发现苗头倾向、及时咬耳扯袖,不当“好好先生”,不搞没有原则的“一团和气”,真正做到对组织负责、对同志负责。(纪轩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