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人民日报》报道了这样一件事情。“领了号,眼巴巴排了大半天,屏幕就是不显示我的号。”“有人根本不用排号,来了就办,跟工作人员熟得很。”今年4月,有群众反映辽宁省鞍山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立山分中心个别窗口服务质量差,排队时间长,疑似存在违规插队问题。
立山区纪委监委立即成立核查组,直插现场,调取近一年的叫号记录,一帧帧比对监控视频,交叉核验业务办理数据与窗口操作日志……很快,一个异常窗口浮出水面:劳务派遣人员李某的工位。这个窗口的叫号频率明显偏低,群众平均等待时间显著长于其他窗口。更蹊跷的是,监控里总有那么几张“熟面孔”频繁光顾,他们有时甚至不用取号、不用排队,却能一口气办下好几笔业务。调查发现,“熟面孔”大多是当地房地产中介人员。
“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本来就复杂,耗时长。我都是按规矩办的,不存在插队。”一开始,李某振振有词。办案人员出示了中介人员在窗口前的影像,以及他们与李某频繁小额转账的记录。李某这才低下了头,交代了违纪事实。最终,李某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并作辞退处理。
李某利用职务之便,多次收受房地产中介人员的小额贿赂并接受吃请,被用人单位辞退,最终丢掉了工作,实在让人唏嘘。也许,有的人认为,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对李某的处理过重?其实,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人民日报》配发的“执纪者说”讲得很清楚,小小服务窗口,折射的是党风政风,连接的是民心冷暖。此案中,个别人员纪法意识淡漠,将为民服务的窗口异化为个人谋私的“后门”,性质恶劣,影响极坏。对这类侵害群众利益、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必须“零容忍”,露头就打,绝不手软。广大党员干部应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常怀敬畏之心,严守履职底线。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擦亮为民服务的窗口。
严管就是厚爱。“小洞不补大洞难堵,小患不防大患难除。”这句俗话对一个人如何防微杜渐,防止小错演变成大错的道理讲得很深刻。李某的事看似“不大”,但大患却隐约可见。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刚来时想多认识人,结果被个别不法中介盯上了。他们请吃饭、发红包,一开始我也推辞过,但架不住次数多,慢慢就放松了警惕,觉得帮个小忙、行个方便没什么大不了。”李某懊悔不已,“贪了小便宜,开了‘后门’,让他们插队办业务,结果越陷越深……现在想想,真是鬼迷心窍。我对不起组织的信任,更对不起那些在大厅里长时间排队的老百姓。”
设立服务窗口,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方便人民群众来办事。方便群众,窗口只是载体,服务才是根本。没有好的服务,服务质效不高,窗口设立起来了,表面上看好像是方便了群众,但在办事的过程中却让人民群众排长队等待,这样的服务,人民群众当然有怨气,又怎么可能满意?拨开李某工位的这个服务窗口排长队的迷雾,原来他是在搞以权谋私,以职务之便收受“插队者”的好处,侵占的是其他排队者的根本利益。这绝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关系到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问题。
服务不能开谋私的“后门”,服务窗口更不可以成为谋取私利的交易场所。须知,小小服务窗口,折射的是“为什么人”的大问题,检验的是是否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大问题,拷问的是是否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大问题,解决的是是否把“群众关键小事当作头等大事来办”的大问题。李某的所作所为,是典型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如果容忍李某胡作为非为,就是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就是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就是破坏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绝非危言耸听。
“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们党的各级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勤务员,同历史上的官吏有本质的区别。”1944年9月,毛泽东同志在为悼念张思德烈士而作的《为人民服务》演讲中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党章明确规定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建党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始终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从来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也决不允许党员、干部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谋取私利。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前进道路上,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把“为什么人”的问题想清楚弄明白,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毫不动摇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始终站在人民立场思考问题,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要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各级党委特别是市县党委要把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要任务常态化地抓,让老百姓可感可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精准发力促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把基层监督与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有机结合、一体推进,瞄准民生领域痛点难点,持续发力惩治“蝇贪蚁腐”。坚决严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持续深化风腐同查同治,坚持把查办案件作为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对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吃拿卡要等行为从严从重从快查处,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为民办好实事,让群众真正可感可及。
为了方便人民群众办事,各地设立了政务服务大厅,开展“一条龙”服务,大大提高了为民办实事的效率,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由衷拥护和高度赞扬。国办近日印发《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明确进一步发挥“高效办成一件事”牵引作用,推动重点事项清单管理和常态化实施,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加强部门协同和服务集成。通过“高效办成一件事”,真正让人民群众办事更便利更高效。
李某的案例告诫我们,必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决防范和整治服务窗口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决不允许将为民服务的窗口异化为个人谋私的“后门”。(纪轩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