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工作动态>>基层风采>>正文

施甸:打好监督“组合拳”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 发布时间:2023-03-31 17:08:36
  • 来源:保山市纪委市监委
  • 分享: QQ空间 新浪微博 搜狐微博

“到县政务服务大厅办事工作人员都很热情,办事很顺利,来一次就把事办好了……”

这是近日施甸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到县政务服务大厅开展“沉浸式”监督时与一名企业办事人员交流的一幕。

该县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监督检查,重点聚焦:企业到县直各职能部门办事有没有遇到门难进、脸难看情况,工作人员有没有吃拿卡要、恶意刁难或推诿扯皮情况,企业驻在的乡镇、社区有没有做好工地招工宣传动员等协调服务工作等问题清单。

2022年以来,施甸县盯紧市场主体和群众反映的政策落实不到位、吃拿卡要、以权谋私等腐败和不正之风等问题,精准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监督“组合拳”,持续深入企业、服务窗口、行业等部门开展监督检查,累计受理问题线索15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人,组织处理14人,发出监察建议书1份,通报曝光查处的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1起1人,有力推动各职能部门履职尽责,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该县制定《施甸县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方案》,建立监督清单、目标清单、问题清单、措施清单“四清单”制度,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等重点工作实施“清单式”监督,推动职能部门提升服务质效。同时,明确规范政商交往的“十严禁”负面清单和“十做到”正面清单,为政商交往标出了“危险线”和“安全线”。

督促有关职能部门联动推进“点穴式”监督,采取“纪检监察机关+政府职能部门+企业联络员”的方式,及时移送县委巡察、审计、检查等工作中涉及营商环境的问题线索。整合县纪委监委相关部室、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及相关主管部门等监督力量,常态化深入企业“上门问需”28次,让监督的“探头”直达营商环境第一线,共收集、反馈问题30个,已整改问题30个。

紧盯行政审批过程中可能存在推诿扯皮、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等作风不正问题,派出人员深入窗口单位,以“企业办事员”或“商铺经营者”身份开展“沉浸式”监督,通过切身体验着力发现企业在办理社会医疗保险、营业执照、项目审批等过程中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对发现的问题线索进行集中分类处置,并督促相关部门快查快处、直查直办、重点督办,制定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细化整改措施、倒排整改时间、强化整改落实,确保问题逐个得到整改销号。

“我们综合了近年来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推动建立完善了《施甸县组织工作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十二条措施》《施甸县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培育计划》等优化营商环境制度9个,扎实推进减税退税、融资支持、创新激励、纾忧解困等‘政策包’落实,督促解决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相关问题。”施甸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道。(赵贵银 吴明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