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妈,您的‘一卡通’的卡要保管好,补助资金都按时收到了吗?”“李大哥,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小程序会使用了吗?我们村民生资金的发放情况都会在这个平台上公示。”近日,在保山市隆阳区水寨乡海棠洼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围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发放情况开展监督。自从担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后,像这样定期开展入户走访收集村情民意成了他的常规作业。
为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在乡村振兴监督中的“前哨”作用,隆阳区纪委监委进一步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工作制度,强化村务监督委员会队伍建设和履职能力,进一步增强基层监督力量,促进村务监督委员会当好乡村振兴“监督员”“勤务员”和“宣传员”。
推广运用“廉审会”“廉情发布会”等一批典型经验,给群众交上“明白账”。去年以来,该区纪委监委通过加强对村级事务决策和公开、村级财产管理、村级工程项目建设、惠民政策落实等情况的监督,督促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村级“三重一大”制度,总结提炼了“廉审会”“廉情发布会”等一批拓宽群众参与监督“小微权力”渠道的典型经验,并在全区进行推广。在此基础上,要求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参与、严格把关“廉审会”“廉情发布会”上向群众公开的村级事务、民生资金、小微权力等内容,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列出意见建议反馈到村“两委”,并直接向区纪委监委、乡镇(街道)纪(工)委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偏,切实给群众交上“明白账”,提升群众参与共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此外,要求村务监督委员会以贴身监督回应群众关心关切,第一时间搜集“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发生的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的问题线索,区纪委监委提级查办,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打造群众家门口的“纪委”。截至目前,全区351名村务监督委员会参加各类督查检查100余次,区纪委监委提及办理“三资”、乡村振兴项目资金等领域的问题线索39件,查处了一批截留挪用、虚报套取补贴资金等典型问题。
在提升能力素质上,区纪委监委加大对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培训和实战锻炼,通过联系督导、派发监督清单、集中培训、现场教学多种形式,靠前监督,实战练兵,有效提升村级监督工作实效。去年以来,区纪委监委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各类培训3次,全区各乡镇(街道)纪(工)委派发监督清单12份,让村务监督委员会懂监督、善监督。
“乡村要振兴,监督需护航。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是把好群众关心的民生项目和资金的重要保障,把群众关心的事晒在群众的眼皮子底下,让群众参与基层监督、参与基层治理,着力推动乡村振兴持续发展。”隆阳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施荔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