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落实“基层党建质量深化拓展年”任务和开展“对标先进、争创一流”主题实践活动要求,以高质量党建统领统计工作、中心工作、重点任务,隆阳区统计局结合自身实际,在工作中积极推行“党建+政治建设、队伍建设、监测预警、清廉机关、统计服务、中心和重点任务”6个“党建+”模式,推动党建工作与各项任务同频共振、相互促进,通过践行作风革命、效能建设,不断推进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创建。
推行“党建+政治建设”。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打造“统计先锋”支部品牌,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等党内政治生活,教育引导干部拼搏实干、担当作为,为统计工作创新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障。
推行“党建+队伍建设”。突出党组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把“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真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提拔到股(室)负责人岗位上培养锻炼,在公务员职级晋升及事业单位职称评聘管理等级晋升上给予优先,择优积极向组织人事部门推荐。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局干部职工考核评价制度和考核测评方式,党组班子成员在干部职工年终考评分值中占一定比重,努力做到科学选优评优,鼓励争先争优。支持统计干部积极参加省、市、区组织开展的各类线上线下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干部队伍能力素质。
推行“党建+监测预警”。紧紧围绕“双十”目标、“大抓项目年”和7项重点工作任务,加强对GDP、投资、工业、农业、商贸、服务业等核心指标的监测预警和分析研判,定期召开部门统计联席会议,分析统计数据指标运行、研判经济形势、投资入库等工作,以统计信息、统计分析、统计专报等为载体,加强经济形势分析研判,及时反映经济运行中的趋势性、苗头性问题,做好信息发布解读。2022年以来共上报统计信息33期、统计分析13期、统计约稿6期,为隆阳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了及时可靠的统计信息参考。
推行“党建+清廉机关建设”。制定并修改完善了全局《干部职工管理制度》《财务制度》《公务接待制度》《公务用车派遣管理制度》《请销假和出差报备制度》等30余个制度办法规定,编印了《隆阳区统计局制度汇编》,进一步扎紧了制度笼子,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将严防数据失廉作为党风廉政建设重要内容,统计各专业股室围绕个人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等可能发生数据失真的重要环节,认真查找廉政风险点,开展自查自析,并结合风险等级制定出有效防控措施,以强有力的措施严防数据失廉,严防数据造假、弄虚作假等统计上的腐败行为。
推行“党建+统计服务”。通过会议集中培训、走出办公室实地走访和电脑端远程连线等方式加强对乡镇(街道)、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的统计业务指导,帮助规范统计基层基础台账,熟悉掌握联网直报系统、严控数据上报流程,提高源头数据质量。强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完成情况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测预警分析,在开网报数期间实行“一日一报”,“一日一分析”,对数据波动异常,未能充分如实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情况,及时进行统计监测预警,不断提高统计监测的前瞻性,依托统计信息内网、区政府网站“统计数据”专栏、“隆阳统计”微信号等政务媒体,适时发布并解读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数据统计公报、统计资料,及时满足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对统计数据的需要。
推行“党建+中心和重点任务”。落实东河流域水污染问题整改任务,组织开展“保护母亲河”清河行动3次,对北庙水库东中西干渠巡河2次,党员干部深入丙麻乡秀岭村、兰城街道沙滩社区240户群众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家庭创建宣传,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在疫情防控中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支持抽调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人员开展工作,认真落实区疫情防控核酸检测组、物资和后勤保障组交办的工作任务,组织人员参加全区集中隔离场所管理应急启动专班实战轮训2次,抽调人员参加兰城街道高速公路健康监测点值守6批次,96人次。积极支持全区创文创卫工作开展,党员带头积极交通站岗、环境卫生整治、文明宣传、不文明行为劝导、网格值守等志愿服务活动6次,累计服务时长20余小时。认真落实巩固脱贫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任务,抽调3名干部到乡村基层当任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队员),定期深入脱贫村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为建强基层党组织和群众增收出思路、想办法,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林长制、未成年人保护、信访维稳等工作注入活力,增砖添瓦。(何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