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工作动态>>基层风采>>正文

昌宁柯街:村规民约“约”出乡村振兴“新风尚”

  • 发布时间:2022-08-01 17:33:40
  • 来源:保山市纪委市监委
  • 分享: QQ空间 新浪微博 搜狐微博

“村里制定了村规民约,村民人人都自觉遵守,不乱丢垃圾,积极打扫庭院、村寨,村里更干净了。”提起村里民风的转变,昌宁县柯街镇联合村的村民喜笑颜开。

近年来,柯街镇依托村规民约,在全镇12个村(社区)引导村民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共制定村规民约164条,增强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推进人居环境提升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倾听民意”让村规民约有“温度”

“我们村自从有了村规民约后,群众的谈吐文明了,院落打扫得干净了,村子越变越漂亮了,建成路域环境整洁的美丽村庄、建成人居环境优美的示范村组、建成乡风文明和谐的先进集体。”立斯达村党总支书记叙说着这几年村上的变化。

为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由各村(社区)组织村民代表参加村规民约访谈会,向群众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搜集“金点子”,各村(社区)制定出完善规范、通俗易懂的“村规民约”。“讲文明、树新风、奋发向上、厉行节约、移风易俗、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符合道德准则、通俗易懂的村规民约帮助村民们树立正确三观。

明确责任”让村规民约有“尺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自从村规民约制定后,村(社区)大力宣传,通过广泛宣传、组织学习来明确责任,加强监督,让群众将村规民约内容学习入心脑,绷紧“责任弦”,人人遵规守约,让村规民约更有“尺度”。如今,村民看到不良现象都会主动给村干部打电话,或者拍照片发至信群告知。日前,该镇某社区两户农户因为琐事产生矛盾纠纷,社区干部知晓后,迅速以村规民约为调解突破口,最后两家人各退让,握手言和。

聚焦“民风”让村规民约有“亮度”

村规民约,“规”出了乡风文明好风景,“约”出了乡村振兴新风尚,“红白理事会”成为移风易俗的“好管家”。该镇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群众中的道德约束,形成一种自觉遵守规则,用规则处理问题的基层社会治理精神。尊崇“民风”“民意”,各村(社区)新修订的村规民约积极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疫情防控期间,引导群众自觉做到丧事简办、红事缓办、聚会不办,并且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疫情防控中的引领作用,着力降低因不文明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带来的疫情风险。

落实“监督”让村规民约有“力度”

明确村规民约监督工作由党员、村民代表等人负责,全面做好各项规定的监督,同时积极宣传村规民约,做到村规民约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在实施监督村规民约过程中,坚持做到不闯红灯、不越雷池、不破底线。抓好管理,做好监督,鼓励群众在遵规守约上再升级。

如今,各村(社区)遵守村规民约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推动全镇在乡风文明建设工作中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既有“颜值”又有“气质”,助力遵纪守法、邻里和睦、人居环境整治等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杨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