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你好,请问是杨某某吗?”“不是,我是他的妹妹……”近日,施甸县纪委监委在督促职能部门对公益性岗位在岗履职情况开展核查时发现,在岗人员与招录人员不符的情况。
针对发现的问题,该县纪委监委督促县人社局及时开展跟踪核查工作,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举一反三排查整治,及时防控风险漏洞。通过排查后发现,县公安局公益性岗位17人中16人都实名上岗,只有杨某某因核查期间身体生病不能上岗,请他妹妹帮忙履职了两天,目前身体康复已正常在岗履职。
据悉,自2021年9月至今,全县通过用人单位报送,共审核、办理公益性岗位144人,有效促进了就业困难人员稳定就业。通过县人社局定期摸排整治不符合条件人员,经用人单位与公益性岗位人员协商,自愿解除合同3人,现在岗141人。
今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聚焦公益性岗位招聘过程中优亲厚友、弄虚作假、村干部虚报冒领公益性岗位补贴、公益性岗位人员冒名顶岗、等问题,对全县公益性岗位人员集中开展跟进监督,及时发现问题、整改问题,推动公益性岗位政策落实,持续纠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
为推动监督工作取得实效,县纪委监委及时下发监督清单,督促主管部门及用人单位严格履行监管责任,采取上下联动方式,整合乡镇纪委力量,聚焦公益性岗位设置、选聘程序、日常监管、补贴发放等重点问题开展“全覆盖”排查。
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公益性岗位人员信息不精准、岗位补贴发放不到位等问题,及时建立问题清单,充分发挥派驻机构监督和乡镇纪委靠前监督作用,通过跟踪督办的方式对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全程督导,确保问题整改销号清零,形成监督闭环。
同时,积极发挥村级廉情监督员的贴身监督作用,督促全县138名村级廉情监督员强化对公益性岗位人员上岗履职情况的日常监管,定期比对公益性岗位聘用人员花名册和外出务工花名册,全程参与公益性岗位考核等工作,一经发现优亲厚友、弄虚作假、虚报冒领、冒名顶岗等违纪违规现象,立即上报相关部门严肃查处。
“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公益性岗位管理的日常监督检查,促进公益性岗位监督管理常态化、制度化,同时加大问责力度,严查违规违纪问题,确保政策落实精准,真正惠及群众。”该县纪委监委派驻县人社局纪检监察组负责人表示。(徐子薇 杨丽娜)